中医学报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 中医证候及其与体质关系浅谈

    王宏伟,许鑫梅,罗日永

    证候就是内在之病变形之于外的“象”。体质就是人群及人群中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在环境的影响下,在其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形成的代谢、机能和结构上相对稳定的特殊状态。这种特殊状态往往决定着他对某种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及其所产生病变类型的倾向性。证候和体质具有...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4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4 ] |[阅读次数:2 ]
  • 《内经》与优生优育

    鲁德洪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认识到,要健康必须从优生优育做起。《内经》中关于优生优育的论述极为丰富,认为生和育分别是两个复杂的生理、心理过程,各自又包含着许多环节,任何哪个环节不注意保健,都不利于生育健壮的儿童。故《素问·上古天真论》说,知此道者所生之婴“生而神...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糖尿病治则思路的探讨

    周文卫,王薇萍

    祖国医学称糖尿病为消渴病,在《黄帝内经》称“消瘅”。根据其病机和临床表现的不同,而有消渴、鬲消、肺消、消中等不同名称。而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以消渴为篇名,认为胃热肾虚是导致消渴的主要机理。而隋·巢元方根据消渴证侯表现、兼症、预后的不同,在《诸病源候...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金匮要略》治疗痰饮病用药规律探析

    崔国付

    痰饮,早在《内经》中已有“水饮”、“积饮”、“溢饮”之谓,但以之为病名,乃起于张仲景《金匮要略》,并立“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专论。仲景按其饮在不同部位而出现的各种不同主症分为痰饮(狭义)、悬饮、溢饮、支饮四类,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疗原...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3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 ]
  • 小柴胡汤在消化系统急症中的运用体会

    庄日喜

    小柴胡汤系汉代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治疗少阳病和解少阳的一个代表方剂。近代医家运用此方加减化裁,广泛地治疗各类疾病。笔者在消化系统急症中运用此方,疗效颇佳,现介绍如下。1急性胃肠炎叶某,女,30岁,职工。1995年3月31日上午9时就诊。主诉:恶心...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外感久咳从湿论治浅析

    唐雪春,彭胜权

    根据岭南地区特有的地理、气候环境及饮食习惯,指出“湿”邪是岭南外感咳嗽的常见病因,并从临床表现中总结出痰热型、痰湿型是外感久咳的常见类型,采用不同的除湿化痰法治疗,经临床验证疗效较好。建议外感咳嗽的分型应包括痰热型、痰湿型。如能利用呼吸道病毒快速诊断技术检测其病原体,则可为病毒性疾病从湿论治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 ]
  • 肿瘤的辨证施治浅议

    孙宏新

    近年来,肿瘤迅速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患。如何对肿瘤病人予以正确的辨证施治,是广大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肿瘤工作者着力解决的问题。笔者经复习文献并参以已见,略述当前存在的困难及解决的措施,供同道参考。1存在的困难1.1无证可辨,论治难行在多种肿瘤的早期,...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山茱萸果核与果肉化学成份的对比分析

    彭勃,季玉荣

    长期以来关于山茱萸(CornusOfficinalissiebetZucc)果核化学成分的研究报道很少。为了开发利用这一丰富的天然资源,我们曾对其化学成分与果肉进行了对照研究,发现核中含环烯醚萜、鞣质和油脂等成分。现报告如下。1山茱萸果核与果肉中环烯...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4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1 ]
  • 松针的研究进展及开发利用

    毕跃峰,郑晓珂,冯卫生,郭浩,叶小坚

    松针(Pineneedles)为松科(Pinaceae)松属(Pinus)植物的针。别名:猪鬃松毛、松毛、山松须。其植物来源主要有西伯利亚红松(Pinussibircacoudmayr),黑松(PinusthunbergiPurl),油松(Pinus...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4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1 ]
  • 猫爪草及其制剂的理化鉴别

    吕彬,董书敏,付小六,潘国良

    猫爪草是50年代河南省信阳地区发现的一种治疗淋巴腺结核疗效确切的中草药,近几年来在治疗肿瘤方面又有新的发现和用途。《中国药典》1997年版、1990年版、1995年版[1]均已收载,其制剂“猫爪草胶囊”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2]。据报道,猫爪草的...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降糖胶囊中黄芪甲甙的薄层扫描测定

    张富堂,张蕾,赵夏

    降糖胶囊是由黄芪、党参、黄连等十几味中药材制成的复方制剂,具有益气养阴、生津止渴之功效,用于各种Ⅱ型糖尿病、糖尿病合并症。黄芪是其君药。文献记载已分离鉴定数十种黄芪皂甙[4],即乙酰黄芪皂甙Ⅰ、异黄芪皂甙Ⅰ及Ⅱ、黄芪皂甙Ⅰ~Ⅷ。其中黄芪皂甙Ⅳ(Ast...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椒目提取物止咳平喘作用的实验研究

    任周新,连中鄂,孟林

    椒目是芸香科植物花椒ZanthoxylumbungeanumMaxim.的种子。中医认为有平喘作用。已有报导椒目水煎液及榨油对喷雾组织胺引起的豚鼠哮喘有抑制作用[1],为进一步探讨椒目的药理作用,我们对椒目的水煎浓缩液及乙醇提取物进行了止咳、平喘的药...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1 ]
  • 中医药研究动物模型复制有关问题的探讨

    苗明三,蒋士卿

    由于动物模型与临床病或证有较大的相似性,近年来动物模型的变制及模型的应用有了较大发展,在新药创制、水平较高的科研中,动物模型的应用及恰当与否成了评价其质量的一个标准。正因为动物在中医药研究中越来越重要,对动物模型本身的反思就愈显重要,现就有关问题探讨...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中风病因病机特点浅探(附1126例病历分析)

    李可法,王峰,朱磊

    笔者查阅了我院自1995年元月份以来的全院中风病历,共1126份,对其年龄、性别、职业、体质、性格、发病诱因、病史、发病状态、季节、证候、CT检查等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旨在探索中风之病因病机特点。1诊断标准1.1中医诊断标准依1994—06—28国家中...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 ]
  • 59例脑室出血的观察与治疗

    沙松华

    脑室出血是脑出血的一种类型,属中医中风病范畴。随着CT、MRI等影像学的发展,发现多种原因均可导致脑室出血,使中风病脑室出血的病因及诊断则更加准确。现将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观察治疗59例脑室出血的资料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59例均为我院住院病例,经颅...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38例

    杨昆木,李玉芹,杨合功

    1993年5月至1998年7月,应用蝮蛇抗栓酶、盐酸罂粟碱、胞二磷胆碱和补阳还五汤为主治疗脑梗塞患者3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参照全国中医内科学会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1],并经CT扫描确诊的66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 ]
  • 中风Ⅰ号胶囊治疗糖尿病性脑梗塞的临床观察

    杨友军,孙小从,胡怀义

    1995年3月至1998年8月,我们用自制中风Ⅰ号胶囊治疗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76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所选病例均为我院中风科住院患者,糖尿病史2~20年,血糖在8.6~45.5mmol/L。入院时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6例中,男49例...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脑出血术后的治疗及护理

    尚方

    脑出血是常见的危重病症,可由脑内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而引起,尤以动脉破裂者居多,大脑半球脑出血的发生率约占3/4,少部分发生于小脑或脑干,脑出血是脑血管病中较常见的一种。临床大多采取保守治疗,在出血量大时,可采取开颅术,防止再出血,减轻和控制脑水...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肺清胶囊合并COEP方案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邵玉英

    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自1994年1月至1998年2月间,共收治晚期小细胞肺癌140例,随机分为肺清胶囊加COEP组(联合组)92例,平均病程2.5个月;COEP组(对照组)48例,平均病程2.0个月。两组均未进行手术、放疗、化疗和生物治疗。1.2...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双解口服液配中药灌肠治疗小儿急性热证668例

    陈文英

    急性热证是儿科常见病证,可见于多种疾病过程中。1989年3月至1997年6月,我们用本院制剂室提供的双解口服液,配合中药煎剂滤液保留灌肠,治疗儿科急性热证668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668例中,男340例,女328例;年龄最小6个月...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速退热直肠给药治疗小儿外感高热疗效观察

    李成文,张秀华,王春芳

    1995年3月至1998年5月,我们以张仲景大柴胡汤为基本方,结合名老中医吴南镇、张秀华治疗外感高热的临床经验,研制成速退热外用药,治疗小儿外感高热症7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共108例,男61例,女47例;年龄最小3个月,最大10...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复方白芥子膏提高性激素水平的研究

    魏俊英,吕淑琴,王景华,刘红云

    复方白芥子膏外用具抗炎、提高免疫功能、解除支气管痉挛等功效,近年来研究证实有显著的抗衰老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观察了其对人体性激素分泌的影响,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中老年正常人16例为观察对象,均为男性,年龄最大59岁,最小40岁,...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银屑病证分四型 活血解毒为轴心

    郑庆明,周承海,孟繁田,张青山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具有特征性皮损的慢性复发性皮肤病,中西医尚无特效疗法。祖国医学对银屑病的病因、病机及临床特征做了系统的描述。依承前人的理论,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将银屑病的诊治分为四型,分述如下。1血热型(发展期)血热是本病的内在因素。七情...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通降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梁国印

    笔者近几年来运用通降法为主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取得了较满意疗效,兹分述如下。1养阴通降法适用于肝胃阴虚型。胃痛隐隐,心烦易怒,口干咽燥,腹胀嗳气,胃呆纳少,溲黄便干,舌质红少津,苔花剥或无苔,脉弦细。属肝气郁结,化火犯胃,劫烁胃阴,胃失和降所致。病虽...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试论合谷穴的临床应用

    王亚平

    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为临床特效穴位。《针灸甲乙经》说:“合谷,一名虎口,在手大指次指岐骨间。手阳明之所过也,为原。”在全身体表的数百个腧穴中,合谷穴的治疗范围最为广泛,具有全身性的治疗作用。历代医家对它很重视,各针灸文献中均有记载。若能掌握合...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针灸治疗妊娠恶阻10例

    杜清华

    妊娠恶阻又称妊娠呕吐,系早孕反应。笔者近年来运用针灸疗法治疗本病患者1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10例患者中,初产妇7例,经产妇3例;年龄20岁~30岁。均为早期妊娠,排除异位妊娠及妊娠合并其它可以引起呕吐的疾病。2治疗方法2.1辨...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骨伤学》教学过程最优化研究探讨

    张建福,罗小鹏,徐丹慧

    《骨伤学》是中医院校骨伤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各部位骨折、脱位的治疗。在授课过程中如何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掌握骨折、脱位的诊疗技术,能熟练处理骨伤科常见病,是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为达到此目的,我们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入...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目标教学模式探讨

    陈爱香

    目标教学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教学评价为动力,以反馈矫正为手段,以班级教学和个别化教学相结合为基本形式,以培养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可以提高教与学的整体素质,进而全面提高教育与教学质量。笔者在基础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对此模式进行了探讨,有一些粗浅...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千金方》中蜀水花的考证

    潘穗生

    《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本文合称作《千金方》)是唐代大医药学家、药王孙思邈所著的医学名著。在其中的面药和妇人面药中有多首方剂用到蜀水花一味药[1]。面药即相当于今天的美容药物。关于蜀水花,因笔者不识,于《中药大辞典》、《全国中草药汇编》和新出...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半夏泻心汤治疗急性胃肠炎100例

    陈伯伦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是治疗邪气内陷,脾胃受损,寒热错杂于中焦而引起的呕吐、下利、肠鸣、胸脘痞闷诸证的代表方。笔者运用本方治疗急性胃肠炎,收效甚捷,现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100例中男67例,女33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16岁;全部病例均有腹...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急性期类风湿性关节炎280例

    杨中杰

    自1988年8月至1998年8月,笔者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急性期类风湿性关节炎280例,并与西药阿斯匹林、消炎痛、布洛芬等药对照,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全部来自门诊,共观察4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80例,男152例,...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1 ]
  • 中药与临床效应的关系

    孙英

    中药的来源广阔,取材较易,数千年来一直被人们用来治疗各种疾病。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一书中形成了完善的处方体系。晋代以来,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不少的发展。中药是保证中医疗效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是,从目前来看,中药的临床使用和管理比较混乱,有很多医院如基层...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肺源性心脏病的中医辨治

    姜淑琴

    肺心病是继发于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及其他慢性肺胸疾患或肺血管病变引起的心脏病。临床表现为咳嗽、咯痰、喘促、气短、心悸、浮肿、紫绀等,属于祖国医学心悸、喘证、痰饮、肺胀、水肿等范畴。其主要病变在肺,与脾肾关系极为密切,进而累及于心,是一种本虚标实...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妊娠禁忌药在安胎中的应用原则

    邓高丕,曹利平

    妊娠安胎,临床常予补肾芭及黄芩、白术之类,医者共知。然安胎用活血化瘀等禁忌药,则甚少。缘活血化瘀之属,尤以动胎、堕胎之说被历代医家列为妊娠禁忌药之首。的确,妊娠用药,临床上确感困难,而历代有关医著,均列出数十乃至数百种妊娠禁忌药,其中不乏临床常用药物...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骨髓炎27例

    曹湘予,杜茂信,朱明生

    1993年7月至1998年5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骨髓炎患者27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7例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19例,女8例;年龄最小7岁,最大51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达5年,平均1.9年。由急性骨...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加味济生肾气汤治疗功能性水肿的体会

    遂山

    临床各项检查既无异样发现,又无贫血,而体内水液潴留,泛溢肌肤,致眼睑、四肢浮肿者,是谓功能性水肿,属祖国医学水肿病范畴。该病病因欠明,往往迁延难愈,病程可达数年。近几年来,我以温补脾肾、化气行水之法治疗该病,屡见功效,兹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文所治的...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蛔虫病210例疗效观察

    李庆友

    笔者自1988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蛔虫病患者21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10例患者,男54例,女156例;年龄最大56岁,最小3岁;其中3岁~5岁18例,6~15岁90例,16~30岁56例,31~56岁46例。诊断依...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胃疡平胶囊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120例

    曾照胜

    笔者从1990年6月~1997年6月,运用本院自制的“胃疡平胶囊”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120例,并与西药甲氰咪呱治疗90例对照,治疗前后进行纤维胃镜与临床症状、体征对比观察,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治疗观察病例...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生化汤加味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130例

    张理辉,王嘉莉,白惠娟

    自1995年3月至1998年10月,我们应用生化汤加味配合催产素肌肉注射治疗米非司酮药物流产后阴道淋漓出血患者13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病例来自我院计划生育门诊,共观察应用米非司酮药物流产后阴道淋漓出血10天以上的患者242例,就诊时...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通腑泻热法治疗小儿急性咽喉病举隅

    李丽

    通腑泻热法是中医治疗急性咽喉病的常用方法之一,对于急性咽喉病属于肺胃热盛型者具有釜底抽薪之效,对小儿患者效果更为明显。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抗邪能力较弱,加以小儿寒暖不能自调,故外易为六淫所侵;兼之小儿乳食不知自节,故内易为饮食所伤,导致脾胃积热,往往...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自拟黄芪石韦汤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28例

    董军梅,张燕玲

    1995年10月至1998年7月,笔者运用自拟黄芪石韦汤加减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28例,获效较为满意,兹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28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最大15岁,最小4岁。浮肿21例,高血压23例,镜下血尿26例,管型尿2...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 中药治疗产后顽固性尿潴留9例

    闫立爽,潘穗生

    产后尿潴留是指产后6~8小时膀胱胀满而无尿意或虽有尿意而不能自行排尿者。此病是妇产科领域中常见的并发症,多发生于分娩困难者。虽不属于疑难重症,但遇顽固性尿潴留,治疗上颇感棘手。我们根据病因及发病机理,结合祖国医学治疗原则,于1994年8月至1996年...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中药灌肠治疗尿毒症临床观察及调护

    丁雪冰

    1995年3月至1998年2月,我们用中药制成灌肠液灌肠为主治疗尿毒症,同时,进行情志和饮食调护,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符合诊断标准[1]的患者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在18岁~65岁,平均38±11.9岁;病程最长5年,...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股骨颈骨折骨牵引术的护理

    李爱英

    股骨颈骨折多发于老年人,该病常用骨牵引术治疗,现将骨牵引术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骨牵引术中护理严格备皮消毒,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护士应配合医师进行麻醉、递手术器械等。同时必须严格监督,若发现或怀疑有污染时,绝对不能再使用。手术过程中,严密监测病人的...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中医药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李建生,马玉羡,郭剑峰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指脑缺血一定时间恢复血液灌注后,脑组织细胞损伤反而进行加重。缺血性脑损伤包括缺血期原发性损伤和再灌注期继发性损伤,其病理过程始动环节是缺血。恢复脑组织的血液灌注是救治脑缺血的前提,而继后的再灌注损伤是不可避免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