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报》投稿指南
《中医学报》(ISSN 1674-8999,CN 41-1411/R),创刊于1976年,月刊,由河南中医药大学与中华中医药学会联合主办。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高质量科技期刊(T2级)、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入选期刊。以探讨中医理论,报道中医药科学实验和临床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为宗旨。主要栏目有“本刊特稿”“专题研究”“创新思维与技术前沿”“论著”“述评”“名医心法”“实验研究”“中药研究”“临床研究”“标准与规范”等。
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24版)》显示,《中医学报》期刊影响力指数CI值为402.193,复合影响因子为2.241,基金论文比为0.93。CI值位于中医学与中药学学科排名Q1区。
1. 投稿要求
来稿内容应以中医中药或中西医结合为主,稿件要有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立题新颖,资料真实,方法科学,统计合理,结论推导合乎逻辑。
所有来稿需提交著作权转让协议、学术诚信承诺书(见下载中心),告知所有可能影响著作观点的财务及个人冲突关系。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稿件在上传原稿的同时,请以附件形式提交伦理审查批件、患者知情同意书及其他原始数据材料(如实验记录等)。
实验研究文章投稿指南:稿件需以excel格式提供原始数据;首次出现的英文缩写需提供中文和英文全称;正文格式为材料、方法、结果、讨论;动物实验需提供伦理审批单位和编号;试剂的规范格式为:试剂名称(来源,批号:XXX),仪器的规范格式为:仪器名称(来源,型号:XXX);统计学方法需描述正态性检验、方差齐性检验、组间比较等内容,统计结果需提供统计值和P值;实验数据以表格形式展示,并提供n值,表格和图片需提供标题和注释;Western blot图片需注明蛋白分子量,病理图片需注明放大倍数。
2. 审稿流程
本刊严格执行同行评议双盲审稿制度,尊重和保护审稿专家、作者的隐私权。
作者必须对稿件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如稿件内容涉及数据伪造、篡改、剽窃及重复发表、违反科研伦理等学术不端问题将予以撤稿。
退修稿件超过1个月未修回者,一般视作自动撤稿。
3. 出版事项
本刊对所有来稿第一时间通过中国知网进行网络首发,为保证与正式出版文章较好地对接,投稿后作者姓名及单位标引不可变更。
作者自收到采用通知之日起,即视为双方建立合约关系,作者如撤稿必须向编辑部申诉理由并征得编辑部同意。在此期间因一稿两投或强行撤稿而给本刊造成不良影响和/或经济损失者,自行承担一切责任和后果。
为丰富学术成果的呈现形式,本刊支持增强出版模式,鼓励作者投稿时提交支撑论文的拓展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研究背景、实验数据、思维导图、问卷工具、附图附表、案例分析及多媒体素材,如实验操作、针灸实操等研究过程记录,核心观点的解读、前沿介绍等学术讲解视频,对复杂理论或数据的语音注释,需标注与论文正文的对应关系,内容需符合伦理规范,涉及患者隐私时需脱敏处理,通过审稿后将以“根出版物+增强内容”形式同步出版。
4. 数据库收录
本刊已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入选为T2级优秀中医药科技期刊目录,并加入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MCC)、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万方医学数据库、维普资讯、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乌里希期刊指南(UPD)、波兰哥白尼索引(IC)等中外数十家著名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上述数据库收录,请在来稿时声明,我们将作适当处理。作者文责自负,稿件刊用后如出现泄密、侵犯他人著作权等问题,本刊概不承担连带责任。
5. 联系方式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156号河南中医药大学龙子湖校区《中医学报》编辑部
邮编:450046
联系电话:0371-65962973
电子信箱:ctcm@hactcm.edu.cn
本刊不受理纸质稿件及电子信箱投稿。《中医学报》唯一投稿网址为:hnzk.cbpt.cnki.net
|